新项目有限,扩张步伐缓慢
全球铜矿领域在新项目开发及现有项目扩建方面表现乏力。从头部矿企的产量指引数据可以清晰洞察这一趋势,17 家头部矿企公布的 2025 年产量指引表明,铜矿供给增速仅为 2.2%。这一数据反映出当前全球铜矿资源开发的停滞不前,新的大型铜矿项目难以落地,现有矿山的扩建计划也因各种因素受阻。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一方面,优质铜矿资源日益稀缺,勘探难度与成本大幅增加,新资源的发现速度远不及预期;另一方面,项目开发面临严格的环境、审批等政策限制,从勘探到投产周期拉长,不确定性增大。这种供应端扩张的缓慢态势,使得铜精矿市场的供应紧张局面从根源上难以得到有效缓解,为后续铜价走势奠定了偏强的基础。
品位下滑,开采干扰频发
长期的高强度开采使得全球众多矿山面临品位下滑的困境,矿石中铜含量降低,意味着获取相同数量的铜需要开采、处理更多的矿石,这不仅大幅增加了生产成本,还降低了生产效率。与此同时,各类开采干扰因素层出不穷,如自然灾害对矿山基础设施的破坏、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矿山运营中断、劳工纠纷引发的罢工事件等,都严重影响了铜的正常生产进度。例如,某重要产铜国的矿山因突发地震,导致生产设施受损,数月内产量大幅下降。这些因素相互交织,使得全球铜产量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,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端的紧张局势,对铜价形成有力支撑。
.jpg)
政策摇摆,不确定性增加
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倾向给铜市场带来诸多变数。在国内矿业政策方面,其亲采矿政策为美国国内矿业项目开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。此前受政策限制的项目,如安托法加斯塔的 Twin Metals Minnesota 项目,有望在新政策环境下重新启动并推进,阿拉斯加 Pebble Project 等有争议项目以及亚利桑那州的 Resolution and Copper World 项目,也可能受益于新政府缩短大型采矿项目审批时间的倡议,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美国国内的铜供应。然而,其贸易政策却充满不确定性,特朗普威胁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高额关税,若该政策落地实施,将严重扰乱全球铜贸易格局,导致铜进口受阻,全球铜供应链面临重构,进而影响铜价走势,增加市场的波动风险。
再生铜潜力初显,市场逐步拓展
国务院印发的相关方案明确提出,到 2025 年底,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要达到 24% 以上,这为再生铜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。随着环保意识增强、技术不断进步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,再生铜行业的回收体系逐渐完善,回收效率显著提高,生产成本也有所降低。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再生铜领域,市场规模逐步扩大。虽然目前再生铜在整个铜供应体系中的占比相对有限,但增长潜力巨大,未来有望成为缓解铜供应紧张局面的重要力量,对铜价走势产生一定的平抑作用。
.jpg)